close

孩子教養》人生拐個彎又何妨?

【聯合報╱■Long(台北八里)】 2008.12.19 02:50 am



圖/鍾偉明

兒子從小好動,注意力不集中,書讀得亂七八糟。國中時,他的導師素有「王牌老師」之稱,對學生要求很高,分數達不到標準就請吃「竹筍炒肉絲」。當時我還慶幸孩子碰上好老師,聯考一定有希望。

有一天,兒子晚自習回家,坐在餐桌前落淚。原來,今天他有七科小考,一天下來,總共被打了一百多下手心,手痛到連筷子都握不住。

第二天,兒子拒絕去上學,我打電話急召老公回來,三人心平氣和地長談數小時。老公倒是想得開,既然兒子不是讀書的料,又何必強求呢?

為人父母最大也最卑微的心願,就是希望小孩能平安、快樂地成長。隔天,我親自到學校拜訪導師,再三道歉後提出請求,不要再逼他的功課。

兒子成了「拒絕聯考的小子」。國中畢業後,到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,雖然每天忙碌不堪,全身又臭又髒,但他過得開心,我們也就開心。

老公還決定延後退休,想幫孩子存一筆創業基金,希望在兒子「出師」後,有能力自己開一家修車廠。

約二年後,兒子居然主動說:「我想繼續念書。」我們雖訝異,但全力支持。以他的成績,只能念私立五專,他成為班上的高齡學生。

寒暑假兒子都回到修車廠打工,繼續學習修車技術,半工半讀完成學業。

十二年後,我們夫妻一起到紐約,參加他的畢業典禮。當兒子在台上接受校長撥穗,獲頒碩士學位證書時,我忍不住哭了,老公也紅了眼眶。

沒想到從前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倒數一、二名的兒子,居然能從研究所畢業,還準備繼續攻讀更高的學位,我們真是做夢也沒想到。

孩子的求學過程雖然有些波折,但只要他能快樂成長,讓他在自己的人生之路暫停一下,拐個彎又何妨?





讀者回應》只要有心就可讀大學

【聯合報╱■kitty(彰化市)】 2008.12.19 02:50 am


日前看到〈沒錢讀大學〉一文,憶起我高中時的往事。在我讀國中時,家道中落,因為我是老大,還有三個年幼的弟妹在讀書,所以畢業後只能選擇去當女工賺錢貼補家用。國中時讀升學班的我心有不甘,要求媽媽讓我念職夜校,不要中斷學業。

從此我便過著白天工作、晚上讀書的日子,以前國中同學看到我,都詢問我怎麼讀夜校,我覺得自尊心受創,經常躲在棉被裡哭泣,腦海中一直閃著不想過這種生活,但是我必須屈就於現實。

因為家窮更不能放棄教育,教育是窮人翻身的機會,為了突破現況,於是決定報考一般大學,那時大學錄取率只有30%多,而我又是高職夜校生,要準備高中課程對我而言是多麼困難。我把這個訊息告知母親時,母親只是很擔憂讀高職的我要如何跟高中生競爭,而且我若繼續升學,將由誰來負擔家計。我跟母親協定,只要我能考上大學,學費跟生活費我自己負責,並且會顧及家計。

雖然準備不到十個月,但我考上了一所私立大學,媽媽的高興全寫在臉上,可是卻煩惱沒有錢讓我註冊,我告訴她不用費心,我會想辦法。我提早去學校瞭解環境,在還沒有開學前,就已經找到一份工讀機會,課餘還擺地攤,接下來用助學貸款,每個月把工讀存下來的錢寄回家裡,就這樣完成四年大學生活,等到弟妹陸續讀大學,也是循著我的方式,而助學貸款則等到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再還清。如今我已經是三個可愛小孩的媽,有著國立商學碩士的學歷及幸福的家庭。






張鈞甯的媽媽寫的!!!


一張街頭問卷 一片風景

【聯合報╱鄭如晴】 2008.12.19 02:34 am



半年後她接到一通陌生人的電話,是那男孩打來的。原來那男孩在幾個月前,轉到一家經紀公司當助理,老闆想找廣告新人,他立刻想到她…


最好的人生
圖/Tony
一張街頭問卷,對人生有甚麼改變?我從未想過。人生處處轉折,我們永遠不知道前方有什麼樣的風景,在等著我們。

她在街頭填問卷
竟當起廣告新人

今年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的女兒鈞甯,在大二那年,有一次在人潮洶湧的東區逛街,人來人往中,發現路邊一個正在做問卷調查的男孩,屢屢被路人拒絕,心生不忍。也許那男孩察覺有人在注意他,彷彿看到救星般朝鈞甯走來,請她幫忙填問卷。鈞甯二話不說,快速填好資料離去。

未料,半年後她接到一通陌生人的電話,是那男孩打來的。原來那男孩在幾個月前,轉到一家經紀公司當助理,老闆想找廣告新人,問他可有適合人選?不知為何,那男孩立刻想到鈞甯,翻箱倒篋,把沒交出去的資料找出來。

當女兒告訴我,她要去經紀公司試鏡時,我差點跳起來,直覺好像她要進入什麼洪水猛獸區,想也不想就斷然拒絕。女兒一再保證,說了一大堆,什麼自己會看人,絕不會碰到壞人,萬一真碰上了,她會如何應變等等來說服我。她意志之堅,擺明就算大人不同意,也要去一試究竟。至此,我只好勉強答應,指派她姊姊陪她一起去。她也因此踏上廣告表演的舞台。

她從小拘謹,只要有姊姊在,好像永遠插不了話。姊姊像一隻小麻雀,喳喳說個不停。記得在德國上幼稚園時,照顧她的老師說,一整年未曾聽女兒對她講過一句話,無論說什麼做什麼,她總拉著姊姊轉述或代勞,害羞得像一隻小兔子。

有一次她要便便,姊姊只好帶她去廁所,伺候在一旁。當三歲的妹妹一聲令下「好了」,四歲的姊姊就幫忙擦屁股。哪知拿在手上的衛生紙,尚未擦到屁股,就已滑入馬桶了,姊姊的小手只好代替衛生紙,往上一抹也說「好了」,接著幫妹妹穿好褲子。在回憶中,姊姊說,一整天都聞到妹妹像掉入馬桶般的臭。不過,姊姊還真的很盡責。

回台後,姊姊繼續帶妹妹上幼稚園,接著上小學。姊姊活潑的個性,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,只要姊姊在場,妹妹好像就沒話說了。可能個性使然,姊姊只要一開口,現場絕無冷場。

即便兩人現在有各自的領域,情況好像沒改變。前陣子有叔叔阿姨輩的朋友到訪,姊姊講述在英國時的留學趣聞,妹妹在一旁也聽得興味盎然,可是仍一句話都插不上。

想證明自己存在
她演出白色巨塔

朋友走後,她竟對我說,雖然她參與「白色巨塔」的演出,大家現在當她是明星,可是姊姊才是她的明星,因為在姊姊身旁,她好像只是姊姊的影子,大家只看到姊姊,都沒有看見她。

我聽得好心疼,想起最近天下雜誌對她的專訪。她說自己是典型台灣升學體制下長大的孩子,拚了命,也要達到老師要求的好學生,「我不是很聰明,也沒太多想法,只是有個權威和規範在我心中,沒做到就良心不安。」

專文中更提到,她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,不知將來要做什麼,從小就感覺到跟世界沒有連結,「好像死掉也沒關係,沒什麼貢獻,世界多一個少一個我,也沒人知道。」

就像是活在一座孤島,她生存的方式,就得仰賴浮木(書本與課業)的搭載,從一個島嶼到另一個島嶼(升學)。

看到這裡,我突然覺得好難過。是做母親的對她不夠了解,還是她長期的自我壓抑?對於她的孤單,我突然有了深深的自責。本以為她自小理性、冷靜,其實潛藏的內在,是一顆纖細敏感的心靈。

原來,她除了拚命想做好學生,也拚命想改變別人對她的刻板印象,更想證明自己的存在。因為想證明,所以就得去嘗試各種潛在的可能性。她會因此走入戲劇,除了一張街頭問卷的牽引,我想,更重要的是,呼應了她內在的某種渴望。

角色扮演,讓她跳脫長久以來不敢逾越的框架,藉著演繹別人,她不但進入另一個人的靈魂,也發現了自己。

就這樣,她踏入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圈子。對一個還在學的學生而言,演藝圈的複雜度遠超乎想像,實非一個學生所能應付。在擔心之餘,我只能對她諄諄告誡,表演只是一個工作,並非一個光環,學生的全職是讀書,演藝工作對她而言只能算是打工,一個比在麥當勞打工還要好的工作。有此認定,一切的複雜就變得簡單。

她面臨經紀糾紛
我見識另個人生

然而,因自認簡單,所以常面對受傷和挫折時候。每當她躲在一旁悄悄掉淚時,幾乎像所有的母親,我恨不能擋在前替她落淚。但此時,我的耳畔響起她堅定的話:「那是我的人生,我會為自己負責。」

揪著心,我遠遠的看著,就像看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,不伸手怕她跌疼了,伸手怕阻撓了她學步的機會。是的,她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我狠下心,看她跌跌撞撞,就算頭破血流,也是她的生命經驗,成長無法替代。

就像自她有記憶以來,母親就不做書僮般,她不僅要勇於為自己負責,還要勇於處世、獨立思考,除非她需要建議與幫助。

那一次,她面臨經紀約糾紛,來到我跟前,娓娓訴說自己處理的過程,小心翼翼的詢問,自己的做法是否妥當?得知她一再忍退仍不得圓滿時,我才了解,原來她面臨的困擾,遠超過她的年齡所能承擔。這一回,我不僅做了她的書僮,還當了她的發言人出面談判。

在這過程中,她重新認真的思考這份工作帶給自己的意義,再次追尋表演藝術定位。當電影或電視特別凸顯經濟利益、刺激、嘩眾取寵的價值取向時,影視藝術的範疇也逐漸模糊。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,透過母女心靈的分享,讓我見識了自己工作之外的人生經驗。

一張街頭問卷,開啟她不同的人生,無關成功與失敗。

有一次,她問我什麼樣的職業、什麼樣的人生最好?我無法回答。因為,人生有很多事情無法事先定奪,但我們有責任,做好眼下的每件工作。工作無分貴賤,無論街頭表演或藝術殿堂歌唱,我們所看到的,應是對工作的執著,以及一份該有的付出和努力,這就是最好的人生。

也許下一次,我們填的不是街頭問卷,而是人生問卷。我們希望它呈現什麼樣的問題?而這個設計者是上天還是自己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96501047 的頭像
    b96501047

    Rafans的部落格

    b965010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